Content on this page requires a newer version of Adobe Flash Player.

Get Adobe Flash player

紙張教室

首頁 / 紙張教室 / 如何避免燙金後氧化問題

 

如何避免燙金後氧化問題 

燙金屬於印刷工藝的一種,過去的確是使用金或銀製作燙金。因金屬物質較穩定,於空氣中也不易氧化,並帶有很好的延展性,將其不停敲打成為薄片,就成為金箔,隨後在表面塗上蛋白膠,便可用於燙印。

 

為了節省成本及取得材料方便,紛紛改使用「電化鋁」來製作燙金銀,不但成本便宜且不容易氧化,技術上也不斷進步,已經可以呈現良好光澤感,於是很快地被廣泛使用,我們現在看到的「燙金」已經不是真的燙「金」了,只是習慣性稱為「燙金」。

 

燙金注意溫度、壓力、時間,以及掌握六大要素,避免發生氧化情形,

 

1.製作好的燙印版

 

燙印版以銅版最好,鋅版適中,樹脂版稍差。因此,對於精細的燙印,應儘可能用銅版。燙印的文字、線條和圖案的設計很有講究。圖文應儘可能粗細適中、疏密合理,如太小太細,容易缺筆斷劃;太粗太密,則容易糊版。

 

2.控制燙印溫度

 

把握燙印溫度,一定不能低於電化鋁耐溫範圍的下限,這是保證電化鋁粘膠層熔化的最低溫度。

溫度過低,電化鋁熔化不充分,會造成燙印不牢,使印跡不結實、不完整、缺筆斷劃或者發花;而溫度過高,則熔化過度,致使印跡周圍附著的電化鋁也熔化脫落而產生糊版,同時高溫還會使色層中的合成樹脂和染料氧化聚合,印跡起泡或出現霧斑狀,並且導致鋁層和保護層表面氧化,使燙印產品降低亮度或失去金屬光澤。一般來說,電熱溫度應在80180℃之間調整,燙印面積較大的,電熱溫度相對要高些;反之,則低一些。

具體情況應根據印版的實際溫度、電化鋁類型、圖文狀況等多種因素確定,通常要通過試燙找出最適合的溫度,應以溫度最低而又能壓印出清晰的圖文線條為標準。

 

3.選擇適合的承印物

 

可以燙金的承印物很多,通常是紙張,如:銅版紙、白板紙、白卡紙、布紋紙、膠版紙等等。但並不是所有的紙張燙金效果都理想,如果表面粗糙、紙質疏鬆的紙張較不適合,例如對於書刊紙、較差的膠版紙等,由於電化鋁層不能很好地附著在其表面上,特有的金屬光澤不能很好地體現出來,甚至會燙印不上,因此,燙金的承印物應選用質地密實、平滑度高、表面強度大的紙張,這樣才能獲得良好的燙印效果,把特有的電化鋁光澤充分地體現出來。

 

4.選擇合適的電化鋁

如何選擇電化鋁主要是靠目測和手感來把關,如檢查電化鋁的色澤、光亮度以及沙眼等。

好的電化鋁要求色澤均勻、燙印後光潔、無沙眼。一般可通過用手揉搓,或用透明膠帶紙試粘其表層來檢查。如果電化鋁不易脫落,說明牢度、緊度較好,比較適宜燙印細小的文字圖案,燙印時不易糊版;如果輕輕揉搓電化鋁就紛紛脫落,則說明其緊度較差,只能用於圖文比較稀疏的燙印。

 

5.要合理掌握燙印壓力

 

壓力與電化鋁附著牢度關係很大。即便溫度合適,如果壓力不足,也無法使電化鋁與承印物粘牢,或產生掉色、印跡發花等現象;反之,如果壓力過大,襯墊和承印物的壓縮變形會過大,產生糊版或印跡變粗。因此應細緻調整好燙印壓力。

 

6.維持燙印速度穩定

 

接觸時間與燙印牢度在一定條件下是成正比的,此時燙印速度決定了電化鋁與承印物的接觸時間。燙印速度慢,接觸時間長,粘結就比較牢固,有利於燙印;相反,燙印速度快,接觸時間短,電化鋁未完全熔化,就會導致燙印不上或發生圖案或字跡不完全。當然,燙印速度還必須與壓力、溫度相適應,如果燙印速度增加,溫度和壓力也應適當加大。

 

另外如果使用珠光系列紙張,因紙張表面無毛細孔,所以油墨不易乾燥,建議使用塑料油墨,或用UV油墨和熱固型油墨搭配輪轉膠版印刷,油墨黏合力一旦乾了會很強。

 

如果要使用燙金加工, 那麼必須要把燙金的底片從紙上隔離:可以在紙上表面塗上一層透明膜,重複一次燙金(在金屬燙金前先使用白色或透明的底片),或是使用水性或油性上光。

 

 

<上一則 回主頁 下一則>
Close

忘記密碼